上海大学生赴港感言(七)

2019-01-29 03:55:18

   

                    郝 鼎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本科大三;    

                    人生格言:每一次探索都或多或少成为了生活的部分。    

                    岗位体验机构:银联国际有限公司    

 

谈感受的话,想写细致一些。

首先想说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城市,让我觉得十分舒适的方面。东西方的城市都有去过一些,相比西方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距离感”,东亚城市的人口密度让人们难免“亲近”。但可能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香港通勤的人群虽然与上海、北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却保持了十分良好的秩序:扶梯右止左行,方便赶时间的人群;地铁先出后进,再赶时间,也少有人去插队拥挤。这也就让人感觉到,哪怕有时候会觉得一些规矩不免刻板、甚至浪费效率,但大家还是会心甘情愿地遵循,因为这是这座城市的原则,是其成立的地基。由小及大,金融监管的严谨与规矩,我们也能一叶知秋。

 

   


   

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也是其可贵的地方。作为国际大都市,尽管林立的高楼占据了大大小小的街道,由主街向两侧探索,本地化的各类招牌仍然琳琅满目。那些我们看来有些破烂的店铺,其实就在离商业区不远的地方。商业与生活的不清晰的界限,让每一个人都很难忽视属于香港的各类文化。上一秒大家还在小吃店门口啃着烤串,下一秒已经打好领带,上了电梯。许多外国人爱上海的租界情怀,爱北京的胡同小巷,很多东西却已经随着城市的发展慢慢失了味。在各类文化高度交织的香港,市井气与国际化的模糊边界,真是十分迷人了。

 

   

然后是本地人的生活。“让工作的归工作,生活的归生活。”在金融行业,这一句话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了。然对比内地,我还是感受到了本地人少一些焦虑与压抑,他们,更愿意释放自己的天性,更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对错。李安在电影《喜宴》中客串群演,在婚礼上一些闹剧发生时,对着老外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台词:“你正见识到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其实不局限于性压抑,由于悠久历史积累下的过多传统,中国人很多时候在面临选择时是会有许多枷锁吧,要礼义道皆虑,难得不顾。而由于殖民历史,以及中央政府相对较松的管制,香港人在这方面享有更多的自由,思想传统上的枷锁也会更轻,会更活泼,更年轻。更少的束缚与更宽的视野,人不免会更加阳光,更会以国际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而非刻板地拘泥于一些本土的思维定式。


   

   

城市和自然的界限也让我十分喜欢。许多城市在发展中,由于政府的土地规划缺乏长期目标,较为短视,使得城市绿地面积达不到百姓的预期,也就导致,都市居民“久在樊笼里”而难得“复得返自然”。杭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结合阿里巴巴为这座城市的付出及其本身的历史,技术与自然吸引了极多理想主义的科技工作者。香港也是这样,无论是从太平山顶向下的俯视,还是周围海岛的海水沙滩,我不会觉得它是一座无情的钢铁森林,城市边界漫无边际;而更像一个复杂的结合体,能在写字楼里工作到筋疲力尽,也能在山上寻找自己内心的宁静。不那么急功近利,得到的东西往往会多一些吧!


   

     

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中国人的相处是比较乡土化的,以熟人为网络展开,像一块石头丢进水中所激起的一道道波纹,所谓“差序格局”。改革开放之后,上海虽然较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发展相对保守,但在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带领下,仍作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大陆的首选城市,吸收了最多的西方文化。但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上海是从东向西的学习,香港是内在的西方体制。情理与法制,在两座被西方文化影响的东方城市,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能就是这样内在的区别,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产生了影响。记得在上海实习时,会觉得人与人之间非业务上的关系会很多。当Boss与下属同在公司用餐,他们会倾向于请下属吃饭,也有蛮多的聚餐与团建活动。同事即友人,大家也会比较自然地分享一些彼此生活的琐碎,关系拉近会比较迅速。而在香港的这段日子,我会感觉到,同事们虽然也十分乐意与我们聚餐,但AA意识会比较强,且大家更愿意保持独立的个体意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十分清晰,不主动越界,也对身边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模式吧,因人而异。但观察到的一点,让我觉得十分温暖,至少从银联国际公司而言:每一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家庭,发自内心地为了家庭与自己的成长在努力。一些言语性的东西太易复制,但一些眼神和体态所表达的爱意,很难掩盖。哈哈哈,这是在将心比心之下得到的情报,没有经过逻辑的整理,姑妄言之。

   

然而作为都市,它也少不了喧哗与骚动。过去对于都市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厌烦,理解会比较肤浅,总以为是一种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自视清高。在上海上学,慢慢有一些其他想法。一方面,看着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本地,冲击自己的文化,影响本身宁静的生活,放在谁身上都会有所忧伤吧。和几位本地友人有过交流,大家的确会厌烦于大量游客对本地规则的视而不见,及疯狂的消费主义。节假日里大量的拥挤人群,挤占了本地人本身的娱乐空间,本地人慢慢变成少数人。本土文化渐渐消逝,随着时间的流动看起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以上提到的一些,在上海已经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更大的竞争与压力,让香港学生面临着较以往更大的不确定性。内地优秀学生的涌入,大幅提高了本地学生的生存难度,加上本身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盲目自信,许多学生往往发觉,自己不再像过去那般,能清晰地看清自己的未来。当然由于和内地的接触更多,及本身就很国际化的平台,选择依然很多,但许多学生的彷徨及徘徊,或过于极端的偏见,在我接触的有限样本里,有一定体现。  
   

   

香港的发展是领先于上海的,毋庸置疑,尽管我们弯道超车的项目不在少数。但许多问题,在两座都市都有所显现,特别是在年轻人生存压力和个性自由方面的矛盾,从我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有着向日本看齐的态势。就像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中想要表达的,城市是主体和外部世界不断斗争融合的平台,也是其结果。既然这样的力量已经从头到尾结合在我们属于其中的整个历史生活之中,渗入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胞,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抱怨或者宽恕,而只是去理解。

   

写到最后,想表达一下对主办赴港交流项目各方机构,及身边每一个小伙伴的感激。

个人觉得,与旅游这种短暂且比较表面的远观相比,赴港大学生项目无疑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更全面地体会他们的Every day Culture。政府机构为了帮助两地学生互相了解彼此,下了许多我们学生看不到的功夫:无论是行程安排还是岗位联系,都是需要细致的安排及长久的维系。用心良苦,大家每一个人应该都能体会。

同时,能通过这个项目认识到许多优秀的老师与同学,我也感到十分幸运。从一开始的团建活动,到之后上下班的通勤,逛吃的暴走;从林立高楼间的探索,到海边的漫步,山上的等待,自己能看到自己许多不足的地方,及这一段新的体验带给自己的成长。同校同学体贴的关心,同事与我的相互调侃,夜晚桌游爽朗的笑声,扛着单反的自己对小街小巷的探索,每一段经历,都很难忘。在香港,在上海!

   

不知不觉,经历性的东西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啦。可能没太多能够具化的东西,但就像海明威说过的:“如果你够幸运,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筵席。”

   

任何城市都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