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赴港感言(八)

2019-01-29 03:56:52

1552461726552.png

                    李春桃

                    就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美国会计本科在读;

                    爱好:一般人能想象到的爱好基本都有。最喜欢猫猫狗狗和小孩;

                    岗位体验机构: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九龙工商中心。

 


请回答HK:为什么要在21世纪学金融

大概我们都会被问到过这样知乎体的问题,似乎每一间学校的金融专业都头顶光环,似乎只要专业被写上“finance”就意味着后半生的无忧,似乎只要能进入这个圈子就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精致生活。在参加这次交流互访之前,我也曾经这般想过。


1

 

我想大部分人选择这个专业和职业,在最开始可能的确是因为这个噱头。“在你还没想好未来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去学金融吧,肯定没错。”这是一个来自投行的哥哥送给我的一句话。

宛若不会饱和的岗位缺口,看似精致舒适的写字楼,做着仿佛高深至极的工作,拿着其他人艳羡不已的工资。想来曾经也幻想过身穿合体的西装白衬衫,脚踩5厘米的黑色高跟鞋,踏遍金融最为繁华的都市,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挂着职业的微笑,轻松能跟客户周旋谈笑风生。

想来一切都美好轻松得过分。

但这一切像泡沫一样的幻想,都慢慢地在HK被彻底戳破。

第一天到职,被老板问到“你未来想走什么方向”时的语塞和心虚;发现繁琐的文件准备才是工作的重心时的无奈和心累;每一次见客户前把资料都要搜集完整的慌乱和不知谈不谈得成,命运交在别人手中的辛酸;还有相信无论是哪个金融公司都是常态的开夜车。我想第一天去到时大家都怀揣着最期盼的想法,然后却被现实狠狠地压垮。

日渐干燥的肌肤,逐渐脱皮的嘴唇,层层叠叠的眼袋,还有疲软的身子,都在提醒着我,你所想象的生活并不存在。而我,还只是个Intern。

 


2


“学到噶野,自己袋入袋。”我的其中一个同事叫Raymond,他见我准备文书疲惫的时候,过来跟我讲了这样一句话。也不能说像打了鸡血一样励志,但他突然告诉了我一个客观事实。所有今天所经历过的,都会成为你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就算刚开始并不是因为喜欢才进入,却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和自己想去的方向和路径,也很好。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金融圈里的大家给人的感觉或许都是精英型,戴着精致的腕表,穿着恰到好处的西装,喷着价格不菲的香水,踩着干净发亮的皮鞋,步履匆匆地走在繁忙的写字楼里,不轻易言笑却能侃侃而谈。

但在香港,我看到的成功的商界精英,虽也有这般庄重的时刻,但更多时候,他们喜欢把衬衫的纽扣解开两颗,袖口宽松地垂下,在办公室里一大早泡一杯陈年普洱或是猫屎咖啡,然后翻开打扫阿姨刚送来的几份时事刊物和金融日报,打开E-mail浏览一下今天要做的一切,跟同事闲嗑几句日常,有时也谈谈家里小朋友的烦恼。加班的时候,他们飞速敲着键盘,手机上亮着语音点一句短短的“今晚加班唔翻屋企食饭啦”,嘴里没有过抱怨只有不停的自我反省。

“系甘噶啦!做我地依行,边个唔加班。”但只要回家洗个热水澡看个TVB或是凑凑细路就会很满足。每天的lunch都想变着法子找吃的,还特别爱喝茶,我最高纪录一个星期跟着他们喝了四天的茶。

你会发现他们相比于精致和“看起来很贵”,更希望朴实有力量“每一餐都吃得很好”的仪式感。

喜欢这样笑得真诚而做事踏实的人,像大家庭般互相照顾和促进,于是哪怕是进来只有短短三个星期,也能像家人一样亲。

 


3


我想我也很难描述在香港金融界工作的感觉是怎样的,毕竟我来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家公司,也恰巧因为会粤语所以跟他们距离更加接近,感受到的可能也和其他不会粤语的同学不大一样。我们部门刚好新进来了两个内地的管培生,其实在我听下来,他们都很尊重和理解内地来的员工和实习生,有时觉得你听不懂还会用蹩脚的普通话手舞足蹈热情地解释,甚至我们办公室有的姐姐家里已经有小朋友了,想要让孩子也学一下普通话,就在办公室里向管培生讨教一番。

经理也说,现在内地来的员工有了更多的机会,因为从内地来的客户越来越多,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最大的平台也日益发展,从内地带来的商机不断刺激着金融界的更新换代,现在办公室里常常充斥着充满港味的普通话电话声。

 


4


我也问过他们“你会觉得没有盼头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整理类似的文件处理类似的case,难缠的客户和绞尽脑汁的同行竞争都是我所担忧的。

“哪一行会没竞争,不过多或少而已。”一个做了二十多年银行的外勤主管跟我说。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只要肯下功夫,升职是自然而然的事,虽然也要讲些运气,但在这一行实力和努力仍然最重要。

接下去给大家讲两个例子。

我的工作岗位里,有资历非常老的员工,我们叫他吴sir或者吴生。

我第一天到单位,他就是整个office最耀眼的那颗星。

声音最大,笑声最多,别人找他找得最多。我在他对面的位置偷偷打量着他,发现他在办公室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里90%的时间都面带微笑甚至大笑,他的team也就是操作组在他带领下高效又解压地完成高负荷的运转。

后来熟了之后,我得知他在交行干了快四十年,当时我的表情非常的佩服却夹杂一丝尴尬。因为他的资历比任何人都要出色,但操作组主管却并不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位子。但我却仍然看出,他非常满足和开心。后来听他讲故事,知道了从前银行的操作员是如何操作笨重又经常挂彩的蓝白机,还有一步步到今天的先进系统,他都是见证者。

他的青年、中年和老年就都献给了交行,献给了香港的金融业,虽然他与其他所有金融人一样,都是金融潮流变迁中微不足道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或许他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或许他并没能在今天赶上金融变化的步伐,但他仍然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系统和新的知识,用他的热忱在努力地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如何不为他感动。反倒觉得,这个岗位,可能是最适合他的,也是非他不可的。因为只有他最清楚操作的复杂和繁琐,也只有他看过金融圈最多的风景和波折。

他身体力行告诉我什么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眼中最好的”。办公室里,没有人不爱戴他。

另外一个想要说的人,是我的经理。恰巧,他也姓吴,我们叫他吴总。他非常忙,忙到一周五天我在办公室见到他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一天。我们都笑着说“吴总不是在见客户就是在见客户的路上”。

但他从来不会缺席对我们的关照,他清晰知道你今天干了什么,将会干什么。我在之前的公司实习,对于meeting minutes都是比较自由的大概填完整就好,在这里我当天总共在副总和同事的提点下修改了三次才提交给吴总,他看到之后笑眯眯地夸我很有效率的时候我觉得他慈祥得不像一个身居高位的经理。甚至在每月例会上跟同事们说:“Sunny是交流生,来我们这边呢,是没钱拿的,很辛苦啊,大家呢可以多多请她吃饭哦!”然后叫三个组的同事分别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带我进行体验和亲身操作,将我一个这么小的员工都安排得清清楚楚。

整个工商中心在他的带领下运作井井有条,大家各司其职,同时他也特别敬重资历老的员工,并且对下属也是非常亲和,就是我理想中经理的样子。能够在最繁忙的时刻不忘记最基本的礼仪和尊重,能够在最糟心的时候不把情绪蔓延和传送,能够在人民币贬值贸易战最难熬的难关面前给大家一起加油打气以身作则,我想现在的金融圈有这样有拼劲和尊重他人的人才,一定会顺利度过难关,再创佳绩。


5


也曾经有过同期进来的管培生跟我说:“Sunny,你不拿工资的,偶尔放放水也没关系的,不用那么拼”,我是这样说,“哥,因为你是在这边呆6个月,而我只有三个多星期。有的事情你可以慢慢学慢慢消化,但我只能快马加鞭争取多学一些多做一点。”

有时候觉得三个星期真的太短,把工商中心所有小分支部门都轮一遍还需要太多扎实的基础,而我做得远远不够好。也万幸,即使是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中,部门里的所有人仍然对我有问必答,甚至专程过来问后续有没有别的问题。

你知道环境是会塑造一个人的,当公司里同事几乎每天都在请我吃饭,每天都耐心教我不同的东西,每天都固定地打开门照顾没有卡的我,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用我的电脑登录他的账号,每天都准时早安、午安和晚安,每天一到下班时间就催我赶紧回去,这叫我如何不努力、如何不再为这个部门做多一些、学多一些?

也是他们,不断身体力行地教会我,学习金融和在金融圈生活,并非为了别人艳羡的目光和亲戚朋友满意的笑容,而是从心出发的坦诚,用自己劳动去创造出价值,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让更多亟待发掘的潜力公司得到发展的机会,甄别公司的优劣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顺应国家和地区法规条款不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让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的工作并非单纯地和钱打交道,虽然金融圈的你永远不可能将“钱”这个字眼从名片中抹去,但我们合力能造福的,是远不止于此的千千万万需要资金支持的优质公司和团体,是数以万计家庭的生计和未来,是中国经济金融的今天和明天。而这一切都应像初心一般是我们不能忘的本。

可能对于“为什么要在21世纪学金融”我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那些陪伴我的同事和朋友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什么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与其所有人喊着统一的口号向着同一个目标奔跑,我想更愿意看到的应该是不同的人往四处飞奔,直奔其所属和所想。

你可以在中环西装革履步履匆忙,也可以在新兴金融公司躺着沙发穿着T恤熬夜,但你不可能不努力。这片市场仍然有太多的机会和欲望,也有太多的风起云涌和迷惘。

真的非常感恩和荣幸,能够参加上海市金融办和香港财库局合作的这次交流互访,并且也很幸运能够来到一个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团队,这里呼吁创造,也脚踏实地,这里能找到不同的价值观,但也包罗万象地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6


三个星期太短,但我们未来的职业道路还很长。有时候走得久了,跳开来看看,就会想起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和最初的本心,也会明了自己未来的路和最后的目标。相信有着更加深远的信念,不止关注于物化的钱财和名誉,我们能走得更远更好。

最后的一个星期,已经开始不舍得这个把我当女儿妹妹一样养一样宠的部门。也已经开始舍不得在公寓四楼朝夕相对的我的队友和老师们。还没认识的我们抓紧时间认识一下,已经很熟的我们也快快约饭,希望离开的时候不要哭得太惨。

Wish us all the best!